近期,数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售的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这与之前投资者普遍认为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定保本”的观念出现了差异,引发不少关注。
笔者根据一些银行的理财公告进行了梳理,发现这些最近份额净值低于1的产品,大多数为刚成立不久的固收类理财产品,数量也达到了20余只。
以最早被关注的招商银行的“代销季季开1号”产品为例,其亏损的截图在网络上被疯狂转发,图上显示该产品近一月的年化收益为-4.42%,净值也是跌破成本价至0.9997。
而根据该产品页面信息介绍,其投资策略稳健,保有少许进攻特点。具体来说,该产品100%主投固收类资产,不参与股市,通过票息收益积累,根据市场变化择机进行交易。
在很多投资者的惯性思维中,这种固收类理财产品,本该是“稳稳的幸福”,为何最终却出现了亏损?我们需要了解两个基本概念——摊余成本法与市值估值法。
摊余成本法,对于一些有经验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较为熟悉的专业术语。自2003年国内公募基金行业第一只货币基金产品成立以来,就开始采用摊余成本法计价。所谓摊余成本法,简单来说就是将到期收益分摊到每一天进行返息,所以收益每天都是固定的。
与摊余成本法不同,市值估值法同时考虑了投资债券的票面利率以及由于市值波动带来的估值损益。这种方法直接根据底层资产价格表现计入产品净值,若底层资产价格波动较大,其单位净值变化就大。更直接地说,就是市值估值法估值的债券基金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出现净值回撤,但也能在债券牛市的时候出现净值的加速上涨。
在资管新规执行之后,银行理财开启净值化转型,将估值方式从原来的摊余成本法切换到市值估值法。恰好,今年4月底以来,债券市场经历了一波非常剧烈的调整,堪称近两年以来调整最猛烈的一次。按市值估值法估值,债券类理财产品的净值下跌幅度大,甚至会产生负收益,于是有了这一次的浮亏事件。
当然,结合上述市值估值法的阐述,这些产品虽短期账面是负收益,并不代表未来还是负收益。和股票投资一样,短期股票价格的下跌会带来亏损,但如果长期持有,价格可能会涨回来,长期看依然盈利。债券类理财产品所投资的债券价格有涨有跌,最终市场价格会向内在价值回归,只要不是短期就马上赎回,账面的负收益并不会带来实际的负收益。
从这个角度看,这次沸沸扬扬的“固定理财亏本”事件,原因并不复杂,后果也并不严重。不过,之所以还是引发不少投资者的恐慌,还是因为大家平时确实没多去了解。
实际上,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这个话题已经提了很长时间,可是很少有投资者愿意认真去学,直到这一次真金白银的损失,才让大家意识到早该有所准备。
当然,“锅”全都甩给投资者是不对的。因为大多数投资者和银行从业人员不一样,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平时如果不是刻意去学习,对金融体系的逻辑、专业术语都难以熟悉。因此,银行在跟客户沟通过程中应该尽量不要堆砌术语,而是多采用贴近生活的比喻,让客户更方便理解,并留下更深刻印象。
热图推荐
大货车为避让变道车辆撞向桥墩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 西洋店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
倡导夜间加油 助力北京能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贝佐斯将于第三季度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担任董事
最近更新